工夫茶派生的潮汕俗语
潮汕人看戏,都喜欢看喜剧。合家团圆或者科举得中衣锦还乡的戏最合老百姓的心水。然而,好看好听而又有内涵容易引起人们深思的戏,却主要还是以悲剧为主。戏曲之中,那些悲叹、泣诉的曲子最是好听,君不见潮汕地区最为流行的潮剧开台折子戏《京城会》,尽管是一折团圆的戏,却是用悲调喜唱。
某一日跟一位朋友在闲聊,突然谈到了前几年我创作的一个潮剧折子戏《伯牙哭坟》,这位朋友直言说,你这个戏不好演,演了没有人看!为什么呢?没有彩头。哭!好头彩,谁愿意去看哭戏!这位朋友还告诉我,他家里的人都喜欢看戏,但是每逢节日的时候,家里最忌讳《张春郎削发》。《张春郎削发》算是潮汕地区家喻户晓的经典潮剧了,不知道这位朋友为何要忌讳,后来听他解释,觉得好笑。却是因为剧中有唱“南无阿弥陀佛”,按照他们的思维,潮汕地区念南无阿弥陀佛的一般都是在“做功德”!
这件事算是比较特殊,但是无形之中却折射出潮汕人的一个喜剧情结。潮汕人是一个苦难的族群,这个移民族群从中原迁徙而来,每个人带着背井离乡的乡愁,沿路历经离散,好不容易到了潮汕地区稳定下来繁衍,却又陷入人多地少的困境,为了谋生,有些人不得不漂洋过海,“拍起包裹”又再开始新的迁移。千百年来,骨肉离散的苦痛深深地刻录在潮汕族群心中,渴望团聚、盼望团圆的念头形成基因,世代传承。据说当年演出潮剧《汉文皇后》的时候,剧中窦广平因错手杀人被押到刑场问斩,当时在香港演出时候,一些观众要求将该剧改为喜剧——皇帝一道御旨传下,窦广平无罪释放,与汉文皇后姐弟团聚。悲剧至少还有反思余地,喜剧就俗了,一笑而过罢了。
看看潮汕地区的几个经典剧目吧,《苏六娘》是个悲剧,男女淫奔,免不了按照当时的乡规族法被浸猪笼,在潮剧舞台上,只能做到苏六娘与郭继春各自逃出家庭,并安排两个人上京赴考,再无下文。《陈三五娘》之中,估计很少有人知道结局是五娘在陈三家里投井而亡。潮剧到乡村演出,还会受到很多陈腐观念的限制,特别是年底到春节这段期间的戏剧,更是需要喜剧。某些姓杨村落,绝对不演出与杨家将相关的题材,因为杨家男丁征战几乎殆尽,虽然为国家立下汗马功劳,世代传颂,但是终究是彩头不好。
戏是人做出来的,该怎么做,关键在人。但是生活终归是生活,不可能按照人的意志进行。趋吉避凶,是人之本性,潮汕人喜欢喜剧,是无可非议的,但是也应该要明白悲剧的内涵与力量。《辞郎洲》、《文天祥》、《袁崇焕》这几出戏都是悲剧,其中不乏经典动听的唱段,每次听后总能引起一些思索。俗话说,花无百日红,人无百年好。曲折起伏的道路更加漫长,酸甜苦辣才是人生。
希望潮剧能够创作一些更多有内涵的悲剧。
管理员
该内容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