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网讯 记者罗勉报道2月5日,潮州市举行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潮州分会场分论坛讨论,围绕全力推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三年初见成效、发展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金融和现代服务业、高水平推进“五外联动”等主题,组织政府部门、企业机构、县镇村代表、专家学者等有关人员,通过深入探讨,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找准方向、明确路径,将大会精神转化为具体行动,为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贡献潮州力量。
兴产业强县域促协调
在第一分论坛的讨论中,参会人员一致认为,要紧扣目标任务,以扎实举措,在产业发展、风貌提升、改革攻坚上持续发力,锚定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目标,推动“百千万工程”取得新的更大成效。
潮州市住建局局长谢楚群表示,新的一年,市城镇建设专班将紧紧围绕潮州市关于‘重大项目突破年’和‘城乡品质提升年’的部署要求,锚定全域美丽目标,全力攻坚‘百千万工程’城镇建设工作,实现典型镇全覆盖。将大力实施城乡品质提升行动,统筹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公共秩序管控、基础设施提标、特色风貌塑造、服务功能提质“五大行动”,绘好城乡共美新画卷。纵深推进美丽圩镇“七个一”建设,抓紧抓好第三批省级典型镇选树培育工作,全覆盖开展市级典型镇培育创建工作,实施圩镇“四旁”“五边”空地植绿增绿、绿化美化行动,不断强化圩镇联城带村节点功能。健全完善央地合作共建机制,动态更新共建项目清单,突出抓好重点项目、重要节点等工程建设,将助力范围逐步向特色产业导入、农文旅融合、历史文化保护利用等领域拓展,不断深化央企助力成效。
潮州市农业农村局局长苏键锋表示,市乡村振兴专班将围绕‘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目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乡村振兴专班要扛牢粮食安全重任,强化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完善高标准农田建设管护机制,构建多元食物供给体系。要壮大富民兴村产业,着力发展潮州凤凰单丛茶产业和现代化海洋牧场,加快培育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新业态,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完善产业发展联农带农机制。要推进全域美丽建设,纵深推进“三个三”集中攻坚行动,深入开展“四旁”“五边”绿化美化行动,培育打造新一批56个省级典型村,推广绿色农房新型建造方式,实现农村风貌全面提升。要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推广农村“三变”改革,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和空间布局,助力推动“良田连片、村庄集中、产业集聚、生态优美”。
潮州市自然资源局副局长章镭表示,新的一年,将锚定在全省率先实现三年初见成效、干出样板的目标,发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专班的统筹作用,抓实方案申报、试点深化、项目开工、资金获取等环节,深入推进饶平县黄冈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工作,及时掌握和督导各片区项目建设情况,争取打造一批效率高、整治成效好、提质效果突出的示范片区,切实推动全域土地整治由“扩面提质”向“深入推进”转变。
大抓工业产业着力打造“现代轻工业重镇”
在第二分论坛的讨论中,参会人员紧紧围绕如何“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厚培产业发展优势”等主题展开讨论,谈感受、提举措、谋落实。
潮州市科技局副局长张良锐表示,科技创新已成为潮州市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全市科技系统将下好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以科技创新要素高效配置为重要抓手,促进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方面,引导企业加快研发攻关投入,“扶优”“做大”“育强”,发展一批具备技术门槛、创新能力强的“有数有税”企业;在强化重点领域研发攻关方面,聚焦陶瓷、食品等传统产业,组织实施科技专项,统筹推进产业亟需的新工艺、新设备等集成式创新,着力解决产业链“卡点”“堵点”问题;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方面,积极搭建“政产学研用”交流桥梁,举办好产学研对接活动,引导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开展合作交流,促进各方创新资源优势有效叠加。
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擂响的奋进鼓声,也让行业协会代表为之振奋。潮州市陶瓷行业协会秘书长柳茂春表示,作为潮州市第一支柱产业,陶瓷产业对潮州经济社会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将认真学习贯彻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十五届九次全会提出的“大抓工业产业”中心任务,将推动陶瓷产业高质量发展摆在突出位置,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引导企业推进智能制造,加大设备和技术投入,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不断提高企业自动化和智能化生产水平;加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合作,通过补链、延链、强链,做强陶瓷产业链,推动陶瓷产业高质量发展。
加快发展金融和现代服务业
在第三分论坛的讨论中,参会人员一致认为,要以创新为驱动,加快发展金融和现代服务业,不断优化金融服务的模式与内涵,让金融“活水”精准浇灌到最需要的地方,催生更多潮州产业高质量发展硕果。
潮州市科学技术局科技创新科科长谢湘燕表示,金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源头活水’,在促进科技、资本、产业和实体经济高水平循环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促进和放大效用,将认真学习贯彻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结合潮州市实际,以“创新驱动、金融赋能、产业跃升”为主线,推动实现“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让更多金融“活水”流向企业创新,为把潮州建设得更加繁荣美丽、奋力谱写现代化潮州新篇章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潮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黄志猛认为,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实体经济的血液。产融合作有利于增强金融支持政策的导向性、针对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推进金融产业融合发展实现潮州经济高质量发展结合潮州实际,要从发挥金融产业政策效应、建立有效精准服务对接机制和构建良好金融生态环境上共同发力。此外,各金融机构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大抓工业产业”中心任务,出谋献策,创新方法,集聚资源,从原来融资服务到产业发展谋划服务上给予更多的融资融智支持,携手共进,为潮州新型工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高水平推进“五外联动”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
在第四分论坛的讨论中,参会人员一致认为,要坚持高水平“引进来”和高质量“走出去”并重,持续稳外贸扩份额,积极发展跨境电商贸易,释放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
潮州市商务局副局长李翊鹏表示,将着眼于高水平推进对外开放,着力稳存量、挖潜量、促增量、提质量,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全力推动潮州市外贸发展量增质升。新的一年将加强相关稳外贸政策的学习贯彻,优化储备,消化吸收,用好用足各级财政专项资金,抓早启动各级政策资金的申报工作,加快资金兑现效率;用好国内重点展会平台,带动企业“走出去”开展贸易促进活动,推动市场多元化发展。在跨境电商方面,强化对潮州市首个跨境电商孵化型园区的培育,引导园区企业开展跨境电商业务,推动产业聚集发展。
潮州海关过去一年坚持“人民海关为人民”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深化“关长送政策上门”等帮扶机制,主动开展企业调研,做到“企有所呼、关有所应”。“我们将依托‘关长送政策’等措施,做好政策红利的宣贯工作,确保企业应享尽享;落实‘三联三优四定制’‘一企一策’等潮州海关特色措施,实现‘潮货’回流。”潮州海关副关长林立表示,潮州海关将主动对接地方重大产业项目、特色产业园区建设发展,助推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配合做好第二十三届国际潮团联谊年会的相关工作,引导华侨华人、潮商潮侨发挥联通内外的桥梁纽带作用,支持地方做强会展经济模式,让海外华侨华人聚集发展创新平台的效应辐射粤东。
▲此文章图文来源:中国发展改革
管理员
该内容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