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商网~潮情系五洲·商机通四海

七样羹

       “七样羹”是一种潮汕民俗节日饮食。农历正月初七,潮汕人普遍要吃“七样羹”。在澄海一带也有从正月初六开始吃“七样羹”的习惯。


      古时候,以蒜、韭、蓼、蒿、芥拌辛辣的菜,取迎新之意,称为“五辛盘”。而潮俗的“七样羹”,一般是芹菜、大葱、大蒜、春菜、大(芥)菜、芫荽、“百合”(后瓣),多属辛香一类,又都谐音取义,以兆吉祥。“芹菜”,谐音“勤财”;“葱”谐音“聪”,“聪明”之意;“春菜”谐音“春财”;“大(芥)菜”谐音“大财”;“蒜”谐音“算”,取善计算之意;“芫荽”谐音“缘随”之意;“百合”寓意百事合想,万事如意。合起来成了一句吉利话:勤快,聪明,善计算,有缘遇,新春发大财,百事合想,万事如意。

      办“七样羹”,并不祭拜祖宗神祗,只是一种纯节日食俗。这几样菜都是普通蔬菜,虽然价格便宜,却有特殊风味。潮汕地区居民普遍循此照办。若不分份量合在一起煮,杂味太多,也不好吃。故有人常常以“大芥菜”为主要食材,其余适当搭配,煮制之后也感觉清纯可口,开胃消食。

      关于正月初七吃“七样羹”有多种传说,笔者归纳整理一下,主要有三个:如有一说昔年潮州有一老头,因怀念正月初七出洋谋生的儿子,便在每年这一天的饭桌上摆上碗筷,寄托深情。适逢有一年正月初七,他因贫苦无钱买菜,便从菜摊倒掉的剩菜残渣中捡了七种菜叶,煮了一大碗放在桌上,给久无音信的儿子也摆上碗筷,这时忽然有人来报儿子的“番批”(侨汇款)到。乡人“就兴不就衰”,每年正月初七都跟着吃“七样羹”,这个例俗就流传下来了;另一传说是有一遭奸人所害的朝官,流落荒野后曾吃过七种野菜而交好运,复官并昌升,诱发人们吃“七样羹”;还有传说一老妇染重病生命垂危,偶吃七样菜叶病不治而愈,还变得年轻。人们由是感悟吃“七样羹”之妙而仿效之。正如潮汕方言俗语所说的“七样羹,愈食愈后生(年轻)”。我们潮汕人对于吃“七样羹”确实有着一种独特的情怀。在揭阳地区从古至今一直传唱着这样一首歌谣:“七样羹,七样羹,大人吃了变后生(年轻),奴仔(孩子)吃了变红芽(面色红润),姿娘(女人)吃了如抛(朵)花”。更有祖父辈们常说:“吃了七样羹,目周灵,会拾到地上钱银。”也就是寓意财运亨通的意思。

      以上传说古籍无载,仅仅是口口相传,无史可稽,是人们对吃“七样羹”赋予情趣的美言,不是历史的真实,只可作为故事。

      小时候我常常听奶奶和爸爸说在他们记忆中农村里的正月初七,那时家乡浮东还是一小乡村,大都自给自足,基本上没人在卖菜。食用“七样菜”的这天,乡里近邻的农妇们挽着个菜筐到各家的菜园子里摘菜,院子里的各样菜多多少少都会摘一些,而后回到家了又会在家门口跟邻居拉拉家常,很是热闹,谈论着都准备了哪些菜。如若有邻居菜园子里的菜不够七种,那么乡亲们会很热情的说:“嘿嘿,我这儿足够七种呢,你还缺哪些?不够的话尽管来我这拿咯。”小孩子们在家门口玩耍,听到大人们在筹备“七样菜”的话,同伴间更是“咯咯”笑个不停,晓得今晚有好吃的了。

      现在,潮汕地区每逢正月初六、七,城镇地区的菜市场上的菜贩子都会提前将七样不同的蔬菜捆绑成一小束,既方便了前来买菜的顾客,也提高了自己的销售额。而农村地区则依旧保留着正月初七互相招呼着凑齐七种菜的习俗,在节日的互帮互助中更是拉近了邻里乡亲的距离,其乐融融。潮汕的“七样羹”论煮简单又方便,论吃营养又健康,正因如此,潮汕食“七样羹”的传统习俗历经久远年代而未曾消失。

      现代的大中型企业非常重视企业文化,其中就包括饮食文化。例如每年正月初七的员工食堂,我工作过的“抽纱大厦”和“超声印制板”这两个公司,都有安排“七样羹”这一传统菜色。除了给予本地员工“家的感觉”之外,也向来自五湖四海的外地员工推广这种潮汕特有的食俗,广受欢迎。既活跃了餐厅里的气氛,也鼓舞了大家在正月里开始意气风发,苦干实干的坚强斗志。

 

 


▲此文章图文来源:

你觉得这篇文章怎么样?

0 0
网友评论

管理员

该内容暂无评论

 

潮汕景点

在线客服
服务热线

服务热线

0754-88485995

微信咨询
潮商网~潮情系五洲·商机通四海
返回顶部
×潮商网~潮情系五洲·商机通四海

截屏,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15362309995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

微信号已复制,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