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商网~潮情系五洲·商机通四海

乒乓粿

  乒乓粿是潮汕地区一款颇具特色的民间风味小食,在潮汕地区各地均可见到,但由于从历史上来说,它源于揭阳县城,且在揭阳乒乓粿最为流行,最为人们喜爱,而且最具特色,故久而久之,揭阳乒乓粿便成为一款闻名遐迩的地方小食。近年来更是增加了咸味的乒乓粿,种类多样,既满足了人们日益多样化的要求,又丰富并发展了乒乓粿这一传统文化。


  名称介绍


  叫法


   “槟醅粿”的叫法,揭阳人本来就很难叫准字音,再加上和外地顾客做买卖,更难叫准。1956年县饮食行业在一次买卖中,有一外地顾客问售货员:“你再说,这叫什么‘粿’,‘乒乓粿’吗”?因为“槟醅粿”和“乒乓粿”在字音上相近,那位售货员便将就答道:“对,叫乒乓粿。”由于乒乓易叫,易写,结果竟不上几天时间,人们都把“槟醅粿”叫为“乒乓粿”了。虽然叫“乒乓”是错得可笑,却成为公认的名称了。


  由来


  槟醅棵是由鼠粬粿沿变而来的。所谓槟醅粿,系指其馅由槟醅做成。槟醅就是把糯谷用炭火烘焙或装在密封铁罐里爆炒,烤焙熟后,碾成粉末,即成“槟醅麸”而得名。  


  槟醅粿为什么又叫乒乓粿呢?有二种说法:


  一是制槟醅麸时,用糯谷在鼎中爆炒或经焗炉焗热膨胀,发出“劈拍”的响声,如同打乒乓球的声音一样,遂将其改名为乒乓粿;另一说法是有外地人在揭阳买槟醅粿时,讹念为“乒乓粿”而流传下来。1956年,揭阳饮食行业所生产的“槟醅粿”每天都由专人送到各家旅社、客栈、码头、车站推销。而“槟醅粿”揭阳人本来就很难叫准字音,再加上和外地顾客打交道,更难叫准和使人听准。在一次买卖中,有个外地顾客问推销员:“你说叫什么‘粿’?叫‘乒乓粿’吗?”因为,“槟醅粿”和“乒乓粿”在读音上比较相近,当时,那位推销员便将差就错地说:“对,叫‘乒乓粿’。” 由于叫“乒乓粿”比叫“槟醅粿”容易而顺口,结果,竟不上几天,人们便都把“槟醅粿”改称为“乒乓粿”了。


  易名


  相传南宋末年,元兵入侵,兵荒马乱,饥寒交迫,人民只得啃草根,吃野菜度日。在吃野菜过程中,发现了一种叫“鼠壳草”的,不仅无毒好吃,同时还有香味。后来,日子太平了,有人便用“鼠壳草”混合糯米去碾成粉,然后以粉为粿胚加佐料做成粿,蒸熟后呈暗褐色,吃起来别有风味。因为它是黑色的,所以揭阳人便称之为“乌粿”。尔后,人们每逢喜庆之事,都要做“乌粿”,但因“乌”字不大好听,人们遂用粿胚的原料——“鼠壳草”来为它的名称,改称为“鼠壳粿”了。


  后来,人们又改用“槟醅麸”作“鼠壳粿”的馅子。“槟醅”,就是把糯粟装在密封的铁罐内,爆炒熟,过筛去壳,碾碎。做粿时,每斤槟醅麸加熟白糖一斤,芝麻二两、花生三两,橙糕五钱。每斤鼠壳粉做30个粿胚,大小如半粒槟榔那么大。大了,胚太厚,小了易破裂。


  历史起源


  槟醅粿(乒乓粿)


  揭阳乒乓粿在民间流传已经非常久远了,最早时候,它是从潮州名小食鼠曲粿发展演变而来。鼠曲粿在潮汕地区出现的年代非常久远,大约在隋唐时代,潮州人已经懂得用鼠曲草混和在糯米中,用石磨磨成糯米粉,用以制成鼠曲粿。由于鼠曲草清甘的香味,及其具有清热解毒的食疗作用,所以鼠曲粿这一粿品,历来受到潮汕人民的喜爱,并代代相传下来,且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加以改进创新。


  到了晚唐时期,在潮汕地区有人将糯米粟(即未去壳糯稻谷)放在锅中,用炭火慢慢烘焙,并反复翻动,至糯米粟壳中的糯米受热膨涨,破壳而爆出,再将烤焙熟后的糯米粟,连米带壳磨成粉末,作为鼠曲粿的粿馅。


  糯米粟用炭火烤焙后,特别是糯米的稻壳,有一股特殊的谷物香味,而由于糯米粟在用炭火慢慢烤焙的过程中,糯米受热膨涨而爆出稻壳时,发出“乒乒乓乓”的响声,故而时间一久,人们又将以爆香糯米粟粉末作馅的粿称为乒乓粿了。乒乓粿出现之后,很快便受到潮州人民的喜爱,且传名东南亚一带。当时乒乓粿在揭阳县城最为盛行。到了民国初年的时候,揭阳县城有一位叫李培海的老板,在南门开了一间粿铺,经营各式粿品。他对粿情有独钟,经常潜心钻研民众喜爱的口味,在制作乒乓粿时加以改进。如在乒乓粿的馅料上,他除了炒香的糯米粟粉末外,还加进了炒香的花生碎、白芝麻等;在外观上,他又在木印上刻下各式花纹,并以腐膜垫在粿底,蒸熟后又在粿面上刷上一层熟豆油,这样又使乒乓粿更为可口美观。


  历史故事


  槟醅粿这种传统小吃的形成和发展,有一段传奇故事——相传明末揭阳先贤黄奇遇与槟醅粿的一段传奇故事。


  黄奇遇(1599-1666),揭阳渔湖广美村人。明天启八年戊辰科进士,与郭之奇、宋兆禴,海阳辜朝荐,饶平梁应龙、杨任斯,普宁陈所献同榜登科,同被称为“潮州后七贤”。黄奇遇先后任固安县令、东安县令、翰林院编修、礼部左侍郎、礼部尚书,并充经筵讲官。明朝行将复灭之时,他深知回天无力,速上三疏,“迄骸骨归”。


  黄奇遇回到揭阳渔湖广美村老家后,杜门不出,自号绿园居士,尽日纵情于山水,怡情于诗文。著有《绿园诗草》、《平斋文集》,惜末付梓而散佚。现仅有《揭阳县志》所录《涵六塔记》一文和《过旧同亭诗》一首:


  夙昔烟花地,于兹杖履游。
  揭山犹历历,榕水自悠悠。
  爽气侵江月,清风入古楼。
  搀枪今扫净,景物自清幽。


  据传说,黄奇遇在故乡品尝到家人做的鼠粬粿后,动了一下脑筋,对原来的皮和馅进行了改进,把揭阳鼠粬粿改进成现在的槟醅粿,并从家庭推广到店铺、客栈,且供不应求。




▲此文章图文来源:

你觉得这篇文章怎么样?

0 0
网友评论

管理员

该内容暂无评论

美国网友

潮汕景点

在线客服
服务热线

服务热线

0754-88485995

微信咨询
潮商网~潮情系五洲·商机通四海
返回顶部
×潮商网~潮情系五洲·商机通四海

截屏,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15362309995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

微信号已复制,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