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历史文化History

服务热线:0754-88485995 我们恭迎您的来电!
  • 联系电话:0754-88485995
  • 联系传真:0754-82553777
  • 联系邮箱:21042382@qq.com
  • 联系地址:广东省汕头市
“飘香”老店焕发新魅力

“飘香”老店焕发新魅力

前天下午,一阵滂沱大雨过后,空气中多了丝丝清凉。站在老市区国平路,记者看到两侧骑楼正在围护修缮,都披上绿纱网,只有老字号飘香小食店还在经营。飘香小食店已经被列入汕头市第一批历史建筑名录,记者走进“飘香”,了解她的前世今生。建筑保留原貌古色古香老市区国平路39号是飘香小食店。提到“飘香”两字,老汕头人几乎无人不知,这是一间上世纪五六...

红砖洋楼尽诉繁华 岁月变迁朱颜依旧

红砖洋楼尽诉繁华 岁月变迁朱颜依旧

潮海关外马路副税务司公馆(正面) ▲老照片 ▲拱形外廊 ▲背面拱门 潮海关外马路副税务司公馆(背面) 历史就是一栋栋拔地而起的建筑。“潮海关旧址”系列建筑中,位于老市区的潮海关高级帮办宿舍、华员低级帮办宿舍、外马路潮海关副税务司公馆和“潮海关钟楼”,均经历百年沧桑,承载厚重岁月,成为潮汕一处处近代重要史迹,把汕...

潮海关进修小学 只有一届毕业生“关二代”人才辈出

潮海关进修小学 只有一届毕业生“关二代”人才辈出

潮海关进修小学校毕业生合影 “潮海关进修小学是只有一届毕业生的学校。”李志雄展示一张1950年7月洪盛治先生的初中毕业证书照片说道,“特别的是,这张毕业证上盖有学校、潮海关和政府三个公章,他们在当时是被政府承认的毕业生。”周修东还专门撰文讲述过潮海关进修小学的始末细节。他告诉记者,由于当时海关关员实行跨关区“调口”(即如今的跨关区...

让“红头船精神”成为汕头人的精气神

让“红头船精神”成为汕头人的精气神

“开展‘红头船精神’的讨论,对于当前汕头的创文,对于汕头的全面振兴发展都有着现实的意义。因为振兴需要精神支柱,创文需要精神传承。”日前,广东省优秀社科普及工作者、汕头市委原副秘书长、政研室主任刘锦庭就“红头船精神”对当今汕头的发展意义,畅谈了自己的观点。刘锦庭认为,“红头船精神”的内涵集中了潮汕文化、华侨文化、海洋文化、特区文化的精华...

汕头大光明电影院,犹记排队“看戏尾”

汕头大光明电影院,犹记排队“看戏尾”

提起位于老市区至平路的大光明电影院,许多上了年纪的汕头人总会津津乐道,因为这里曾是当时有名的标志性文化场所。如今人去楼空日渐荒废,早已被人淡忘。近日,记者走近这所曾经辉煌的民国老建筑,回味老汕头人的“戏院情结”。当年每张电影票7分钱在老市区小公园附近,至平路11号有一座不起眼的三层老建筑,这就是民国时期保存下来的电影院原址。如今这处百...

探访汕头市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

探访汕头市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

城市的历史,最直接地反映在它的建筑上,建筑是城市文化与历史记忆的载体。怀着崇敬的心情,记者来到市区民权路,参观汕头市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重温那段峥嵘岁月。这是一座典型的潮式骑楼会馆,楼房为三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外墙洁白亮眼,屋顶上“大埔会馆”四个黑色大字十分醒目。知道记者来意后,市革命历史博物馆馆长陈明孝拿出一本厚实的内部资料“七日红”...

培养学生乐猜善猜能力

培养学生乐猜善猜能力

▲《校园灯谜闯五关》一书 由我市濠江区青年教师杨基平编著的《校园灯谜闯五关》一书,7月1日将由艺苑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该书是2016年出版的《灯谜大课堂》姐妹篇。《校园灯谜闯五关》分为四个版块:灯谜简明知识、灯谜闯五关、四大名著灯谜简注及赛题精编。该书由著名谜家赵首成题写书名,许友金作序。《校园灯谜闯五关》一书精选切合学生认知水平...

汕头彬园 民国别墅承载特定历史

汕头彬园 民国别墅承载特定历史

彬园专班工作人员在商讨布展工作 彬园A楼 彬园B楼彬园 前言彬园,公园路26号,是民国时期澄海岭亭人陈少文的私宅。在彬园对面,是同为民国建筑的桂园。彬园和桂园在解放后,均作为汕头公安机关办公点。今年6月份,彬园已完成修缮工作,目前进入布展阶段。8月,彬园将会作为汕头警史馆对市民开放。彬园作为民国别墅,是一种代表了特定时期文...

汕头记忆之乞讨型的街头艺人

汕头记忆之乞讨型的街头艺人

这是一枚1900年代由汕头美璋照相印制的明信片,画面表现了清朝末年的汕头路面上,两位盘着辫子的成年人,用棍子抬起一个孩童,让其作杂耍动作以向路人乞讨的情形。街头艺人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由来已久,以“艺术观赏性”和“职业化程度”为标准,可分为“纯爱好型”、“艺术型”和“乞讨型”三类。明信片展示的就是“乞讨型”街头艺人这一类。乞讨型街头艺...

好生破家囝 孬生髧眉儿

好生破家囝 孬生髧眉儿

潮汕俗谚云:“好生破家囝,孬生髧眉儿”,意谓宁愿养个败家子,也不愿意养个窝囊废。民间多数是这样认为的:所谓的“败家子”都比较能折腾,说不定哪天能折腾出个人样来;而窝囊废,那是连瞎折腾的能力都没有的,是一辈子都没希望的。破家,意即败家。破,毁坏;破家,即毁了家庭,汉代已有用例。汉。王符《潜夫论。忠贵》:“或以背叛横逆不道,或以德薄不称其...

 百度统计  粤公网安备 44050702000244号 经营许可证:粤B2-20090174 备案号:粤ICP备07012519号      免责条款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