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历史文化History

服务热线:0754-88485995 我们恭迎您的来电!
  • 联系电话:0754-88485995
  • 联系传真:0754-82553777
  • 联系邮箱:21042382@qq.com
  • 联系地址:广东省汕头市
广东烹饪协会副会长、潮菜大师肖文清—— 五十余载潜心烹饪 以德载道培育专才

广东烹饪协会副会长、潮菜大师肖文清—— 五十余载潜心烹饪 以德载道培育专才

2007年,由于对潮菜的特别贡献,肖文清被中国烹饪协会授予“中国烹饪大师金爵奖”,这是从事烹饪技术工作者获得的最高荣誉。2014年,他被中国烹饪协会授予“终身成就奖”。以肖文清为首的潮菜一代大师,承先启后力促潮菜事业迅猛发展。肖文清继承了名师名厨衣钵,潜心钻研烹饪技艺并勇于进取,为潮菜树品牌、立标杆,挖掘潮菜经典,编著潮菜教科书籍...

南京旅社见证昔日汕头港繁盛

南京旅社见证昔日汕头港繁盛

在老市区小公园,老骑楼都蒙上“绿纱”正在修缮,摄影家翁志雄熟门熟路地带记者来到怡安街探访“南京旅店”。这里,大多数老汕头人称之为“南京旅社”。南京与汕头,一为“六朝古都”,一为“百载商埠”,相距千里之遥,历史底蕴和人文气质相去甚远,这座老建筑有着怎样的一段故事呢?记者就此进行探访。四层老洋楼精美大气说起旧汕头繁华商区,人们就会想到“四...

揭东埔田首届竹文化节暨全域旅游启动仪式隆重举行

揭东埔田首届竹文化节暨全域旅游启动仪式隆重举行

7月15日,以“美丽揭东,魅力埔田”为主题的揭东埔田首届竹文化节暨全域旅游启动仪式在揭东万竹园举行,充满趣味的“笋王争霸赛”和别开生面的“千人笋宴”等系列活动轮番上演。最终,一个重达25.4斤的麻竹笋在300多个参赛竹笋中脱颖而出,获封“笋王”,把此次竹文化节推向高潮。据悉,活动以“竹文化、美食休闲”为主线,深挖“笋乡”全域旅游资...

当年,红红火火的汕头旅社见证汕头埠繁华

当年,红红火火的汕头旅社见证汕头埠繁华

当年的汕头旅社,商贾云集,宾客往来众多 骑楼是当年汕头埠的特色建筑 汕头旅社旧址。 商平路上藏着许多历史建筑,汕头旅社就是其中之一。 一座城市的经贸繁荣,可从当地的酒店业情况窥探一般。当年的汕头埠,华洋杂处,商贸往来频繁,加之所处的地理位置,因此各种大小旅社林立。位于商平路43号的汕头旅社,周边交通方便,又地处汕头早期...

百年老字号历久弥新

百年老字号历久弥新

许逢有“疳积散”第四代传人许少葵医师 许家祖辈留下的医书 第五代传人许卓凡医师在行医 坚守乡村一隅,秉承“治病救人、不计得失”祖训。许逢有祖传“疳积散”诊所在传承中创新——提起老字号,不少人心里会涌现出似曾相识的温馨感觉,老字号是一代或几代人关于故乡家园共同的记忆和情感,是一个地方历史文化的沉淀,是散发着浓郁历史气息的名字...

潮菜国家高级技师郑创坤钻研厨艺37年致力传承

潮菜国家高级技师郑创坤钻研厨艺37年致力传承

一个人幼年耳濡目染的经历是一辈子挥之不去的印记,郑创坤用37年的厨艺生涯印证了这一点。少年时,郑创坤有一个愿望,希望学有所成,回老家做一个“乡厨”。37年过去了,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现已是中式烹调师(潮菜)国家高级技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高级考评员。做乡厨的愿望没有实现,却成为一名已有10年教龄的烹饪专业教师。入行缘于对厨艺的热爱当问起...

明清时代的厦岭村

明清时代的厦岭村

厦岭路天后宫 俗话说,未有汕头埠,先有厦岭村。汕头市区这块地方,最早见于史籍的,是光华溪北岸的厦岭村,后称为光华埠。明代初期,这里属揭阳县延德乡。《揭阳县志》记载:“太祖洪武二年,改潮州路为潮州府,领海阳、潮阳、揭阳、程乡四县,揭三乡十三都,是年置蓬州守御千户所于厦岭村。”《潮阳县志》记载:“英宗天顺七年,剿平厦岭贼,以潮阳知县陈...

郭沫若曾任潮海关监督

郭沫若曾任潮海关监督

海关钟楼正面 海关钟楼东侧围栏里仍保留着的侧门 海关钟楼东侧围栏里仍保留着的侧门 潮海关一等副验货员洪斯兰与儿女三人在钟楼门前雾炮处合影。 历史沿革据海关陈列馆管理科李志雄介绍,1918年一场地震,将位于居平路的原潮海关办公楼震塌,加之原有办公场所因业务发展也已不敷应用,潮海关只能另觅新址建造新的办公大楼,最后...

民国时期的汕头存心水龙局很威风—— 德国消防车 新加坡司机

民国时期的汕头存心水龙局很威风—— 德国消防车 新加坡司机

红色的地板砖、酸枝木老家具都是当年的原物 当年的存心水龙救护队队员合影 水龙局旧貌 汕头存心水龙局旧址 位于外马路87号的存心会馆,是存心慈善会的办公地点。它独特的骑楼建筑外观成为外马路的一景,给过往行人留下深刻印象,很多市民对这个地点很熟悉。但是,日常从这里经过时,许多人也许不曾留意,其大门口的外墙上,还悬挂着一块圆...

侨批局亦是革命联络点

侨批局亦是革命联络点

“驿道依旧在,故人何处寻”寻访侨批银信后人活动,到目前为止,在汕头的世界记忆遗产侨批纪念地西堤公园已经寻找到海内外侨批及侨批局后人共21人。随着寻访工作深入开展,组织者西堤公园负责人李向东脑海里总是有一个疑问,侨批或侨批局与红色政权或革命人物是否也有一定联系呢?汕头的侨批人员为革命做了些什么事?汕头建制沿变可追溯到咸丰八年(1858年...

 百度统计  粤公网安备 44050702000244号 经营许可证:粤B2-20090174 备案号:粤ICP备07012519号      免责条款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