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History
服务热线:0754-88485995 我们恭迎您的来电!- 2022年厄瓜多尔经济主要指标
- DATA:2023-03-25 09:18:10
- 国家知识产权局关于印发2023年...
- DATA:2023-03-27 00:00:00
- 温湛滨会见加拿大潮属社团总会访问...
- DATA:2023-03-25 09:13:29
- 越南纺织服装业努力打造绿色生产链...
- DATA:2023-03-25 09:10:25
- 2022年中国成为阿塞拜疆最大智...
- DATA:2023-03-25 09:05:43
- 联系电话:0754-88485995
- 联系传真:0754-82553777
- 联系邮箱:21042382@qq.com
- 联系地址:广东省汕头市

坚守传统弘扬饮食文化
张树茂在汕头技师学院烹饪演示室为学员讲解菜品烹饪方法。 近日,“汕头市文化馆·2017汕头非遗讲坛”第三场——《潮菜技艺揭秘》精彩开讲。主讲人潮菜代表性传承人、汕头技师学院特聘教师张树茂以生动有趣的美食故事为大家讲述“潮菜故事”,精彩的演讲博得大家的阵阵掌声。缘于对潮菜的热爱,张树茂坚守潮汕传统技艺,做好潮菜的保护和传承重任在肩...

潮菜的背后是辛勤又聪颖的潮汕劳动者
“五·一”国际劳动节即将来临,在人们享受轻松假期的时候,许多劳动者依然坚守岗位,用实际行动诠释劳动之美。五一劳动节小长假,特别推出“劳动节特写”专题,让我们通过摄影家马卡的作品,走近每一个工作群体:他们或在建设高楼大厦、或在给城市美容、或是给人们送去光明、或是保一方平安……他们的身姿,表现的不仅是艰辛或危险,更是劳动之美,劳动之光荣...

守望文化传乡音
郑志伟(左一)在潮剧申遗和潮剧传承的工作中经常走访老艺人。 郑志伟(左2)2008年4月11日在全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工作会议上接受*********、省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潮剧)名录牌匾。 有这么一个人,没有演过戏,不是演员,可是潮剧界却都知道他。他就是居于幕后为潮剧事业默默奉献的广东潮剧院一级作曲郑志伟。说起郑志伟,他有众多的头衔,...

他要留住美丽乡愁
《下山虎。普宁果陇》。蔡海松摄于2006年 《俯瞰乡村。揭阳炮台桃山村》。蔡海松摄于1999年 总是很喜欢那些倾注乡土的心灵,喜欢那些流向桑梓的赤子情怀,当翻开厚厚的这一本《潮汕乡土建筑》,我除了惊叹、感慨,还有由衷的敬佩。800多帧图片、8万多文字,记录着各式各样富有乡土气息的潮汕传统特色民居,“四点金”“下山虎”“百鸟朝凤...

弘扬凤凰单丛茶文化
4月22日,广东省第二届十大名牌系列农产品推介之名山名茶节——“全民饮茶日,共品广东好茶”活动在我市载阳茶馆举行,来自我市的20余家茶企代表互相交流,弘扬凤凰单丛茶文化,助推绿色经济发展。前日上午,载阳茶馆内潮剧悠扬,茶香四溢,来自我市的茶企老板们品尝着不同种类的茶叶,交流各自的制茶经验,对潮州茶文化的发展建言献策,同时向观众讲解凤凰...

趣谈潮汕民俗用品——箶
箶(读ou5),旧时潮汕农家必不可少的生产生活用品,甚至可以说是民俗用品。郑雪侬先生的《新编潮州十五音》里头说“竹箶,家用也”。它是一种由竹篾编织而成,有浅沿的圆形平底器具。型号分大小,称大箶,小箶。其他地方也有类似的,或叫匾(竹晒匾),或叫箩(晒箩、笳箩),或叫篮(薄篮、爬篮),叫法不同,形状也不一样,各有各的地方特色。箶在潮汕家庭...

红心番薯和糖狮 潮安鹤陇人的乡土记忆
鹤陇乡,俗称后陇乡,是潮安区凤塘镇最大的自然村落,位于凤塘镇西北部,距离潮州市区约十公里,毗邻揭阳市揭东区云路镇,刚建成通车的潮惠高速正好从鹤陇山穿过。鹤陇地处潮汕平原,土地肥沃,盛产番薯、甘蔗、花生等农作物。村民深耕细作,种植的番薯香如菱荷、色红若朱砂,明嘉靖年间被该村进士苏志仁带入京城后名噪京华,而后被朝廷钦定为朝贡礼品,从此以后...

偷学棍术得真传 80多岁老翁弘扬非遗虎桩棍
在揭阳产业园霖磐镇东洲村,有一位能文善武的耄耋老翁,他一生习武,棍术沉雄稳重,至今仍体格健壮,步履矫健,武姿不亚壮年。他平时喜好挥毫泼墨,书风别具一格。他精医尚德、救死扶伤,热心公益、兴学育才,深受乡亲的好评与爱戴。已是80多岁高龄的他仍然停不下来,致力于将家传的虎桩棍术发扬光大,无偿传授给少年儿童。这位老人名叫林怀瑞,是揭阳第五批市...

潮汕风俗:妈祖生辰“食炒面”
在潮汕民间,对妈祖的虔诚,演化出不少民间习俗。早期的汕头渔民,不仅在离岸的时候要拜祭妈祖,当船行至外海口妈屿时,还要到岛上的天后庙拜祭,并且要放生一只活鸡。妈屿岛因此也有放鸡山、放鸡岛之称。而至今最普遍而隆重的习俗是“做妈生”。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妈祖生辰,这一日在民间被视为“圣日”,人们进香祭拜、演戏、游神以祈风调雨顺,平安兴旺,家...

“饶学”渐成国际性学问 走进传统才能走向现代
近日,由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广东省文艺研究所、广州图书馆主办的“走进选堂、走近传统、走向未来——专家学者与读者漫谈饶宗颐教授如何走上学术与艺术之路”活动在广州图书馆广州人文馆互动区举行。语言学家、暨南大学教授詹伯慧,中山大学古文字研究所所长、教授、饶宗颐研究院执行院长陈伟武,广东省文联专职副主席、广州市饶宗颐学术艺术馆顾问洪楚平等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