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郑怀平:不忘初心带领渔民致富
来源:《汕头日报》 发表时间:2018-5-2 10:04:35 浏览:次
在南澳岛上,有一群长年累月在艰苦枯燥的环境中耐得住寂寞、埋头工作的汕大专家,他们立足粤东海洋基础产业,为推动海洋生物良种繁育与健康养殖、海产品高值化利用、海洋新能源与环境保护而孜孜奋斗。今年的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汕头大学理学院生物系教师郑怀平就是其中之一——由他带领汕大科研团队自主培育的*********新品种华贵栉孔扇贝“南澳金贝”,不仅是广东省首个*********贝类新品种,也是我国首个走出国门的贝类新品种,到目前为止已成功帮助渔民“掘金”超过30亿元。
作为我国贝类养殖与育种专家,汕头大学优秀人才、广东高校“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广东省“扬帆计划”培养高层次人才、国家贝类产业技术体系汕头站站长,郑怀平从1995年以来一直从事海洋贝类养殖、遗传育种、实验生态、资源调查等方面的理论与应用研究,先后主持*********、省部级课题20余项,并取得了丰硕成果。近日,在汕大理学院海洋生物研究所办公室里,郑怀平向记者聊起了他与“南澳金贝”结缘的科研历程。
这还得从2007年底谈起。那时郑怀平刚从中科院海洋研究所来到汕头大学不久,有一次在南澳调研,“一位扇贝养殖户对我说他辛辛苦苦养的扇贝一斤只能卖两三元,什么时候扇贝能卖四五元一斤他就心满意足了。”
作为我国贝类养殖与育种专家,汕头大学优秀人才、广东高校“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广东省“扬帆计划”培养高层次人才、国家贝类产业技术体系汕头站站长,郑怀平从1995年以来一直从事海洋贝类养殖、遗传育种、实验生态、资源调查等方面的理论与应用研究,先后主持*********、省部级课题20余项,并取得了丰硕成果。近日,在汕大理学院海洋生物研究所办公室里,郑怀平向记者聊起了他与“南澳金贝”结缘的科研历程。
这还得从2007年底谈起。那时郑怀平刚从中科院海洋研究所来到汕头大学不久,有一次在南澳调研,“一位扇贝养殖户对我说他辛辛苦苦养的扇贝一斤只能卖两三元,什么时候扇贝能卖四五元一斤他就心满意足了。”
![]() |
|
转载声明 我们所选编的内容(或图片)部分源于网络将尽量注明出处。 但基于互联网的开放性和广泛性,不能确保与每位作者联系。如果您是相关内容的原创作者,欢迎随时联系小编认领。如您对我们的分享有异议,有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