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人物Newsmaker

服务热线:0754-88485995 我们恭迎您的来电!
当前位置:首 页>人物>最新资讯

玉雕要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

  来源:揭阳日报  发表时间:2017-11-16 11:43:36   浏览: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玉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林伟森——

  玉雕要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

  来到林伟森的玉器店,记者立即被玻璃柜中的白玉观音摆件吸引。这些观音姿态各异,有的手持莲花,有的双手合十双足舒坐,观音面容端庄慈祥,衣饰流畅飘逸,意态闲适自在,可以看出玉雕师精湛的技艺水平。

  林伟森出生于磐东街道乔西村,自幼受玉石文化熏陶,潜移默化中,对玉石雕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来,他进入玉雕厂学习。除了经常查阅学习各种知识,他还常与各地玉雕师傅进行交流探讨。“做玉非常磨炼人的耐性,一天经常要花十几个小时在雕刻上。” 林伟森说。

  在玉石雕刻领域,观音等佛教题材是极具代表性的题材。林伟森在观音等佛教文化主题作品的创作上,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和鲜明的风格,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又有现代的表现手法,用他的话来说就是“玉雕创新必须要有依据,有文化做支撑才行”。

  俗话说:玉不琢,不成器。林伟森向记者展示了一件白玉作品,这件作品质地纯净细腻、玉色温润,作品中的观音面目慈祥,造型婀娜柔美而灵动。谁能想到,这件作品在未雕琢前是一块有瑕疵的原料,上面有白棉、水线和其他杂质。林伟森利用三个多月的时间将它雕琢出来,最大限度地保留和利用了玉石的精华之处。这件取名为《至善至美》的作品,在今年深圳文博会上获得“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

  林伟森告诉记者:“雕刻就是这样的,要通过学过的知识,巧妙地利用玉石的特点,根据玉料的造型,皮色、质地加以合理的设计,使其从内到外都得到释放,让雕刻出来的作品展现玉石的无穷魅力。”

  在林伟森的带领下,记者参观了他的玉雕工作室,当看到一个学徒正在雕刻一个观音摆件时,林伟森停下来观察一阵后告诉他,这里要雕刻得再细一些,这样观音的飘带才会更飘逸自然。

  林伟森对学徒精益求精,积极鼓励学徒参加职称、技师、玉雕工艺奖项等评选,提高技艺水平。在今年的玉文化中,林伟森自己没拿作品参加玉雕工艺“扬帆杯”作品评选活动,而是积极鼓励徒弟参加。 “独木不成林,玉器市场只靠两三个玉雕师、两三家玉器店是成不了气候的。要大力培养更多省级、*********的玉雕工艺大师,打造一批品牌玉器店,这不仅能吸引更多客户,反过来也能促进玉雕技艺的提升,推动揭阳玉器产业的发展,打响揭阳玉器品牌。”林伟森笑着说。
  转载声明
我们所选编的内容(或图片)部分源于网络将尽量注明出处。
但基于互联网的开放性和广泛性,不能确保与每位作者联系。如果您是相关内容的原创作者,欢迎随时联系小编认领。如您对我们的分享有异议,有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联系电话:0754-88485995
  • 联系传真:0754-82553777
  • 联系邮箱:21042382@qq.com
  • 联系地址:广东省汕头市

 百度统计  粤公网安备 44050702000244号 经营许可证:粤B2-20090174 备案号:粤ICP备07012519号      免责条款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