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人物Newsmaker

服务热线:0754-88485995 我们恭迎您的来电!
当前位置:首 页>人物>最新资讯

李克生:精雕细琢 匠心筑梦

  来源:揭阳日报  发表时间:2017-11-9 11:21:59   浏览:


  作为目前全国玉雕界唯一的大国工匠——

  李克生:精雕细琢 匠心筑梦


  李克生精益求精对待每一件作品。林海芬 摄

  凭借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他成功复原濒临失传的鼻烟壶“水上漂”掏膛技艺;他纯手工雕刻出来的新疆和田籽料精品,多次在全国性展览和比赛中荣获金奖,最近更是被中国能源化学地质工会全国委员会确定为全国能源化学地质系统“大国工匠”。他就是南派玉雕名家李克生。

  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李克生16岁那年进入潮州轻工玉雕厂成为一名学徒,从此与玉结下了不解之缘。说起多年的从艺经历,最让他引以为傲的是成功复原了鼻烟壶掏膛技艺。当他得知明清时期鼻烟壶的“水上漂”掏膛技艺已经失传时,便埋头扎进了研究实验中,最终研制出具有弹性的雕刀来解决掏膛的问题。通过这种掏膛技艺做出来的鼻烟壶,壶口极小,却能将壶身掏至薄胎,达到“水上漂”的效果。

  用这种工艺做的作品一经推出,便得到了各界的认可,引起了同行的轰动。许多来自北京的鼻烟壶工艺师傅都不禁感叹:“这技艺堪比明清大师。”

  上世纪80年代末,磐东街道初具规模的玉器市场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玉雕师。李克生也在90年代末来到了这里,成为较早一批专注于雕刻和田籽料的玉雕师。

  虽然已经年过六旬,李克生每天还是要花上不少于3个钟头雕玉。拿起玉料和刻刀的李克生,眼里只有他手中的玉石。他的眼睛有些老花,雕玉时需要带上老花镜,再透过放大镜才能工作。

  玉石雕刻是一个需要长久积累和沉淀的传统工艺,但李克生也从不满足于一成不变。他不少玉雕作品灵感来源于岭南文化,也与时俱进创作了很多传统与现代结合的作品。如在获得广东省玉魂奖******创意奖的作品《羊城印象》中,他就雕刻了五羊雕塑和广州塔这两个广州地标,用以展现广州悠远的文化历史及其现代大都市的风貌。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

  秉着传承发扬玉文化的理念,李克生将他研制出来的掏膛技艺传授给徒弟,但凡有同行登门取经,他也都将其全部传授。

  李克生有一个玉雕作品,名为《授渔》,作品的背后,其实是他对“如何更好地传承玉雕技艺”这一使命的深刻理解。如今,李克生已经累计带出了近70名徒弟,其中还有从江苏、安徽等地慕名远道而来拜师学艺的。

  李克生说:“雕玉要先雕心,现在玉器市场与前几年比相对低迷,而这恰恰是锤炼技艺的好时机。年轻人要好好珍惜时间,静下心来学习,把手艺练好,一旦有发挥的机会,才能够更好地发挥,雕刻出更好的作品来。”

  尽管已经硕果累累,但李克生还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对待每一件作品。在他看来,所谓的工匠精神其实就是坚持,凭借发自内心的热爱,不断完善自己,做到极致。

  而对于打造“世界玉都”,李克生表示,这让广大玉商深受鼓舞。他认为,打造“世界玉都”需要政府和玉商共同努力,营造良好市场环境,培养玉雕人才,打造出一批叫得响的玉雕名师,不断扩大玉都品牌,提升对外影响力。

  转载声明
我们所选编的内容(或图片)部分源于网络将尽量注明出处。
但基于互联网的开放性和广泛性,不能确保与每位作者联系。如果您是相关内容的原创作者,欢迎随时联系小编认领。如您对我们的分享有异议,有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联系电话:0754-88485995
  • 联系传真:0754-82553777
  • 联系邮箱:21042382@qq.com
  • 联系地址:广东省汕头市

 百度统计  粤公网安备 44050702000244号 经营许可证:粤B2-20090174 备案号:粤ICP备07012519号      免责条款

在线客服